從智慧園區能源利用的高效集成,到燃氣安全的精準管控,再到潔凈能源供熱系統的積極實踐,一處處技術創新彰顯著大連在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中的不懈努力與顯著成效。
“雙碳”平臺升級
打造超低能耗零碳智慧園區
昨日,記者在金石灘魯能美麗匯看到,由大連金石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城市“雙碳”數據服務平臺一期項目已經開始運行,該平臺不僅提供商業體詳細的碳排放數據查詢服務,還涵蓋了低碳發展戰略規劃、碳管理體系建設、低碳能力建設等多項服務。這些數據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重要依據,推動了實現“雙碳”目標可視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進程。
公司董事長于忠鉑介紹,該平臺2.0版本即將在本地新建的零碳數字化工業園區上線。升級后的系統通過引入余熱制冷制熱、水熱同傳、光儲直柔、智慧監控等先進技術,構建起“源、網、荷、儲”綜合智慧能源體,并將通過搭建大數據中心,以公司清潔能源項目節能數據為主,將園區內智慧城市相關數據全面植入數據中心,通過實現“雙碳”目標的數字化、可視化,科學、高效地推進園區節能減排潛力,支持上下游供應鏈綠色管理,助力園區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系統2.0版本中,低溫吸收式熱泵技術將成為其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中的亮點。以低溫工業廢熱、余熱為驅動,不用消耗一次能源進行制冷、制熱,該技術在國際上率先突破了低溫驅動溴化鋰的技術瓶頸,僅需35℃以上的廢余熱水即可制熱,轉化效率在50%左右;60℃以上即可制冷且轉化效率高達85%以上,解決了工業廢熱無法高效回收利用的世界性技術難題。
升級后的系統將為園區、企業實現更高效的節能減排,并逐步將金石灘國家旅游度假區打造成為全國領先、超低能耗的零碳智慧園區。
智能“管道哨兵”
守護燃氣安全
“安裝在這個燃氣調壓裝置上的設備就是燃氣壓力、流量傳感器,傳感器監測的數據自動傳輸到我們的調度中心,通過調度中心屏幕上的可視化圖表,能實時監測燃氣運行情況,一旦有壓力、流量、溫度等異常變化,系統就會進行自動預警。”1月17日,在大連德泰港華燃氣股份有限公司的調度中心,技術人員向記者介紹,企業已經在供氣站、調壓裝置等設備上設置了近千個各類傳感器,通過一體化安全運行業務平臺,讓企業有效避免因運行異常導致的燃氣安全事故。
記者了解到,大連德泰港華燃氣供氣服務面積約650平方公里,燃氣管網長達1600余公里,全年燃氣銷量達2.48億立方米。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生產安全,公司從業務鏈條上進行了全面數字化升級。
“這是我們員工自主開發的燃氣安全智能巡檢系統,巡檢人員只需用手機掃描燃氣設施的二維碼,即可查看設備基本情況,同時還能實時上傳設備巡查狀態。”技術人員指著一處燃氣閥門上激光打印的二維碼向記者介紹,“以前,巡檢人員要通過手動方式記錄設備情況,耗時且易出錯,有了這套系統,巡檢效率提高了50%。”企業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不僅提高了管理效率,確保生產安全,還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此外,企業還自行開發了工程管理系統、供應鏈系統、預結算系統、用戶發展系統等,并以各個系統的數據為基礎,形成各類數據儀表盤,為分析、決策提供有力依據和支撐。
大連德泰港華燃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榮祥介紹,依托準確完備的數據庫,結合地理空間信息、物聯網、視聯平臺等技術,企業構建了一體化安全運行業務平臺,在硬件方面,能夠實現設備設施監測、巡查等工作的自動化、智能化,提高了監測頻率和監測精度,確保設備設施處于安全狀態。在軟件方面,不斷優化各個應用系統的內容,以及使用人員的操作便捷性、合規性,通過系統規范員工的工作方式,規避員工的不安全行為。通過軟硬件結合的方式,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另外,在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同時,通過數智化系統的應用,也能減少了燃氣的排放和環境污染,為節能減排作出貢獻。
未來,企業將在燃氣管網仿真、燃氣數字孿生、視頻AI等方面繼續深入研究,使數字化、綠色化的雙化協同發揮更大的作用。
解鎖“智能密碼”
讓清潔能源利用更高效
走進大連潔凈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智慧供熱可視化管控平臺控制中心,控制臺前一塊巨大的電子屏幕上,數據和圖表正實時展示著集團各個供熱系統的運行狀態。通過使用先進的數據分析和預測技術,智慧供熱平臺能夠更精確地調節供熱系統的運行參數,這里就是大連潔凈能源集團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的“智慧大腦”。
“集團一直在大力發展潔凈能源發電、潔凈能源消納、潔凈能源裝備、潔凈能源供暖,并致力于打造智慧供熱可視化管控平臺。”1月17日,大連潔凈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趙恩海介紹,該管控平臺由企業與大連海事大學聯合開發,整合了集團2個電廠、200余個換熱站、470余個商戶計量的20余萬點數據量,實現了集團供熱系統全域終端數據的集成、大數據的分析與存儲、設備數據終端的一體化管控,從而提高整體能源利用效率。僅2023年一個采暖季,企業就通過平臺實現能源節約2%,節省生產成本人民幣450萬元。在人工成本方面,一個采暖季可節約1000萬元以上。
此外,平臺積累的大量數據可以被進一步分析和利用,為改進供熱系統設計、優化運營策略、預測未來能源需求等方面提供支持,政府管理部門也可以通過智慧供熱平臺獲取實時的能耗數據和環境指標,有助于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能源政策和監管措施。
來源:大連日報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